10月1日,在各大景点人流涌动的同时,南京的国防园、双拥文化馆也成了不少市民喜爱的打卡点。
在南京国防园内,当天起试开放的南京双拥文化馆便迎来众多参观者。小朋友排着队玩起了模拟小推车,操作起电台发报机,围在近6米长的老南京舰模型面前,充满好奇和羡慕,有的孩子表示,长大了也要开军舰。
近70岁的陆衔和是地地道道的南京人,曾两度在第一代“南京舰”上工作,并在政委岗位上转业回到南京。走近老南京舰模型,他感慨万千,讲起当年战风斗浪闯大洋的故事,更忆起今年423海军诞生地泰州舰艇开放日,他和战友们登上新南京舰的情形。他说:“南京双拥有历史有故事有文化,参观图物,聆听讲解,倍感温暖。”
新四军老战士孙海云的女儿孙晓霞,专门来聆听父亲写的《石臼渔歌》。她说,这首歌唱出了军民团结、一致抗敌的情怀。
江北新区六甲社区党总支书记黄书余带着一项特殊使命一大早就赶来了。近年来,他积极打造英雄文化,丰富了杨太平烈士纪念碑亭(太平亭)、设立了杨太平抗洪事迹陈列展。9月30日,感动一座城的知名烈士孟祥斌的遗孀叶庆华,率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将绘制的10幅杨太平抗洪事迹插画,送交给六甲社区。
据南京双拥文化馆负责人张莉介绍,南京双拥文化馆是南京军民鱼水情深的写照。南京双拥工作务实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创造了许多经验做法,今年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据了解,该馆展陈面积约2500平方米,主题为“军民同心 荣光共铸”,分为“浴血奋战 鱼水情深”“奋发图强 休戚与共”“勇立潮头 军民同心”“踔厉前行 强国强军”四个篇章,采取图文、实物、影像、AI复原等多元手段,讲述发生在南京大地上的双拥故事,生动呈现“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篇章和军政军民团结的恢宏画卷。
同样,在溧水大金山国防园,家庭式研学受到家长和孩子的欢迎。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江苏省最美拥军人物、大金山国防园创始人张勇,站在飘扬的国旗下,为孩子们上了一堂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通讯员 闫士亮 练红宁)
胜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