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21日报道巴西《论坛》杂志网站9月19日发表题为《女性是构建“中国梦”的核心》的文章,作者是娅拉·维达尔。文章编译如下:
中国女性正在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近年来,公共政策、法律改革和社会项目深刻地改变了女性在教育、医疗、就业和政治参与等领域的状况。如今,中国女性已成为高等教育机构中的重要力量,她们获得了更广泛的疾病筛查机会,占就业人员总数的近一半,并且越来越多地走上管理岗位。
这些进步被汇总在一份于19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白皮书中。这份文件展示了男女平等如何成为中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这份名为《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的白皮书指出,中国妇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享有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的巨大机遇。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凝聚亿万妇女力量。
白皮书强调,当今世界,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既面临机遇,又任重道远。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共进,加速行动,共创妇女发展美好未来,共谱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新篇章。
白皮书指出,妇女发展问题被纳入中国的多项国家发展规划,男女平等被视为一项基本国策。这意味着每一项法律或社会规划都必须考虑性别差异,并保证平等机会。
展开剩余62%这份文件还指出,中国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性别差距已基本消除。如今女生在各级教育中的占比接近一半,包括高等教育。此外,中国也鼓励女性进入科学技术领域。
女性健康方面的进展也很显著。1995年以来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76.9%,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中高收入国家中孕产妇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2009年至2024年间,中国开展免费宫颈癌筛查3.42亿人次、乳腺癌筛查2.45亿人次。截至2025年6月,中国18个省份通过将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纳入政府民生实事等方式,为适龄女童免费接种疫苗,每年惠及约500万女童。
女性约占中国就业人员的43%,并在就业创业中获得支持。在农村地区,女性的作用也得到了加强:大批女性农民参加了培训课程,不少人开始领导乡村振兴项目。
中国人大代表中妇女代表比例不断提升,2023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妇女代表790人,占26.5%。全国法官和检察官中女法官和女检察官的比例均已超过40%。
在文化领域,女性在影视作品制作、文学创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传统文化在妇女手中孕育出新的生命力,越来越多青年女性成为“国潮”热的中坚力量,这一潮流融合了时尚、艺术和民族认同。
此外,白皮书还回顾了中国于1995年在北京举办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会议通过的著名的《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被认为是全球性别平等事业的里程碑。
现在,中国提议在2025年再次召开全球妇女峰会。
30年来,中国从一个女性贫困人口多的国家,发展成为性别平等公共政策的标杆,让保护性法律、医疗保健、鼓励教育以及提高女性在政治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参与度实现了结合。(编译/王萌)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在门诊大厅开展义诊,宣传呼吁关注宫颈健康。(新华社资料图片)
发布于:北京市胜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